日志 - 今日关注

走近扬州“鸽迷”(组图)

来源:扬州日报   发表时间:2012-05-05 2:31:33   浏览数:7716   转到我空间  分享到随写  分享到鸽友社区
姓名:魏仁照年龄:64岁介绍:西湖镇胡场村农民
走近扬州“鸽迷”

  

  姓名:魏仁照 年龄:64岁 介绍:西湖镇胡场村农民


  编者按
  本期为您介绍的人物,都和鸽子有关。一位是西湖镇胡场村农民魏仁照,他被称为“轮椅上的鸽王”,高位截瘫的他,通过饲养肉鸽,重新发现了人生的意义。给你介绍的另两位,是市区的“驯鸽人”,当我们仰望天空,总能见到赛鸽健美的飞姿,给人无尽的向往和渴望。他们怎样训练赛鸽,和赛鸽又有着怎样的情缘?

  轮椅上的鸽王
  7年前,作为村电工的他,不慎从电线杆上跌落,高位截瘫。身残家贫重压之下,他深陷绝望。一只受伤鸽子给了他启发,在残联等政府部门帮助下,他开始养鸽,规模从200对扩大到2000对,被村民称为“轮椅上的鸽王”,被市残联评为“残疾人创业之星”,进而带动一批村民养鸽致富。

  经历过生死更懂得情和义
  接过“扬州市残疾人创业示范点”铜牌,64岁的魏仁照转动轮椅,在自家院子绕了一个大圈,铜牌在阳光下明晃耀眼。“我能死里逃生,多亏老婆的照顾;我养鸽子致富,多亏政府的帮助。养鸽技术,我将毫无保留传授,我就盼着大伙都能富起来。”“经历过生死更懂得情和义”,这是魏仁照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  1995年的一天,作为村电工,他跟同伴抢修线路,脚板一滑,整个身体从电线杆上摔下来,当场就昏死过去,抢救过来后,他已经高位截瘫。

  平时健步如飞的他,如今只能依赖轮椅,魏仁照伤痛绝望。住院、吃药,四个孩子上学,全家重担都压在老伴身上,魏仁照觉得活着是累赘,终日沉默寡言。

  政府援助,圆了养鸽致富梦
  然而一只受伤的鸽子,改变了他的想法。一只断了翅膀的鸽子,踉踉跄跄飞进了他的院子,魏仁照动了怜悯之心:我腿断了,不跟鸽子一样的命运吗?咕咕叫的鸽子,每天陪伴他,反倒提醒了他,不如养几只鸽子,还能补贴一下家用,于是,魏仁照在家养了10对鸽子。看到破壳而出的新生命,听着鸽子“咕咕”的叫唤声,他觉得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暖流!他的脾气变好了,人也有了笑容,一门心思琢磨养鸽技术。不能出门,他就看报纸、听广播,一点一点学习养鸽技术。

  区残联得知他的创业梦想后,资助他两万元。2009年他养殖的肉鸽扩大到200对,鸽舍显得有些紧张,在镇村协调之下,帮助建设好鸽舍,规模扩大到2000对,当年实现盈利1万多元,扩大规模后,他挖到第一桶创业资金。

  回报社会无偿传授养鸽经
  养鸽规模大了,买饲料、卖鸽子、跟同行交流,魏仁照坐在轮椅上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
  西湖镇爱心企业家吴忠慷慨赠送一辆电动三轮车。自从有了这辆三轮车,魏仁照频繁地往返于村子和市场之间。魏仁照不但自己致富,而且周边的人都被他带动起来,个个登门求师学艺。

  在魏仁照家里,有一张特殊的地图,这是一张由他扶持带动的创业人员分布图,在这张图上,标注着创业者的地点、姓名、联系电话。

  “我每扶持一个人创业,都要在这张地图上做好标记,这样就可以看出谁与谁靠得更近,他们相互沟通、相互交流起来就会更方便。”细心的魏仁照指着图上每一位创业者说。

  如今,魏仁照已扶持七人成功走上了创业道路,有的规模已超过他本人。为了让学习养鸽的人能全面掌握养殖要领,他还精心编写了《养鸽指南》,全面介绍鸽子的品种、特点、生长周期,养殖注意事项、常见病防治等,让人看了一目了然。“当初起草时,只是草稿,后来请教了镇宣传科,他们帮我理顺文字、策划编辑,如今一册在手,能让每一位前来学习的人员很快掌握要领。”村民们都称他为“轮椅上的鸽王”。

  有人问魏仁照,把技术传给别人,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饭碗?魏仁照说,因为我是一个残疾人,我不但能养活自己,还能帮助别人,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啊!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,活着也值!

  戴峰 荷燕 胡俭/文 庄文斌/图

  他痴迷赛鸽30年
  年龄:杨洪根
  年龄:56岁
  感言:“不管花多少钱,我都会把这项事业做下去”

  杨洪根家住老城区,养信鸽已30多年。这位养信鸽的老手告诉记者,信鸽每天必须放飞,只有加强信鸽的锻炼强度,信鸽成绩才会越来越好。

  杨洪根介绍,扬州人玩信鸽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。乍一看,赛鸽和一般鸽子在外观上没什么区别。实际上,内行人却可以从体型、毛色,尤其是眼睛来判断鸽子的好坏。每只赛鸽都会有“血统表”,表明其颜色、家族、性别、体型等信息,内容繁杂。

  杨洪根在扬州信鸽圈颇有名气,因为他这两年参加公棚比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。“公棚”是信鸽行业的专有名词,是信鸽、赛鸽统一归巢的竞赛场所。信鸽在赛鸽棚集中管理、饲养和训练后进行的比赛。每年3至6月,参赛者将一月龄左右的幼鸽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指定鸽棚,统一管理、饲养和驯放,驯养一定时间后,送到规定距离开笼放飞进行比赛。

  据介绍,目前信鸽比赛名次确定主要有两种方式,信鸽协会的比赛是在信鸽放飞之前,在信鸽脚环上佩戴一个有密码的装置,等信鸽回到主人家中之后,主人要在第一时间拿到密码,然后通过电话声讯台来确定信鸽的比赛时间,确定信鸽在一场赛事中的排名。而公棚比赛就不同了,因为奖金额度高,为了确保赛事的公平,信鸽飞回鸽棚的次序都会在大屏幕上显示,并且由裁判现场执裁。

  2011年, 杨洪根参加江苏淮安奥林赛鸽公棚获得第三名。这次比赛地点在山东泰山,与江苏淮安奥林赛鸽公棚空距为480多公里,参赛的信鸽有6000余羽。6000余羽信鸽头天装车出发,次日凌晨到达比赛位置,早上开笼放飞信鸽,随后这些鸽子飞往江苏淮安公棚。

  记者获悉,公棚比赛难度系数非常大,参加比赛的信鸽有几千羽,有预赛有决赛,一轮轮淘汰,因此能取得前几名非常不容易。考虑到这一点,公棚主办方一般会取前三百名,给予荣誉和奖金。据了解,到目前为止,参加具有公信力的公棚比赛,获得前三名的扬州人不会超过10人。

  杨洪根说,喂养一羽鸽子的成本越来越大。买一羽普通信鸽大约要500元左右。而一些名信鸽的后代,比如一只参加过国际信鸽比赛并获得头名的信鸽,身价会达到百万美元。在国内获得过冠军的信鸽,其身价也可达到百万元人民币。

  驯养信鸽不仅能让人放松心情,也能提高人的判断力、悟性,让人更有爱心。杨洪根说,“养鸽子有了兴趣,就会上瘾。不管花多少钱,我都会把这项事业做下去。”

  难以“鸽”舍情缘
  姓名:刘建
  年龄:30
  感言:“鸽子盘旋飞回家,此情此景让人陶醉”

  晚上六七点钟,市区老体育馆附近常常人头攒动,这些人都是扬州的“鸽友”,他们来到这里的信鸽协会集中,将信鸽装上“特比环”(信鸽足环的一种,主要用来参加比赛),放入车上笼内,这群信鸽将连夜出发,赶到几百公里外的外地“放飞”,这种类似于运动员“检录”的环节叫“集鸽”。

  扬州“鸽友”刘建9岁开始养信鸽,那一年,一只信鸽飞落到他家,年幼的他看着好玩,开始喂养这只信鸽。“后来发现信鸽很聪明,善于与人交往。随便把它放哪里,它都能飞回家,真是太神奇了!”年幼的刘建渐渐喜欢上了养信鸽。

  15岁那年,年龄尚小的刘建在别人的介绍下加入扬州信鸽协会。“那时我的鸽子能从西北的嘉峪关飞回扬州,2000公里的距离用近10天的时间。”刘建说,每次看到鸽子从外地回家,那种高兴无法用言语表达。

  20岁那年,刘建去辽宁葫芦岛当兵,他将信鸽丢在家里给父亲照看。或许是缘分,刘建所在的部队里面也养信鸽,虽然不能近距离接触部队里的鸽子,在部队服役的那段时间,远远看着信鸽,刘建也很满足。

  2004年,刘建退役回家,在东区一家电器卖场工作。现在家里养了30多只信鸽,每天放飞信鸽两次,每次放飞的时间至少两个小时。为了防止信鸽偷懒,过早归巢,他会爬上屋顶,站在鸽舍旁,摇着自制的红旗。经过长期的训练,他的信鸽体力和成绩显著提高。

  刘建告诉记者,信鸽不仅是宠物,还是比赛的选手。今年,刘建在市区解放南路开了一家信鸽俱乐部,俱乐部里每天人来人往,不少鸽友都到刘建这侃大山,交流中大家互相提高。 郭玲玲 赵磊 文/图

 


免责声明: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等资料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,并负法律责任。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评论列表
用户名: 密码:     立即注册


    2012-05-05 19:10:43
愛不釋手
    2012-05-05 19:09:17
欣賞